上輩子的那些事情-在公衛系的那些時光與選系選校淺談

發布日期:2022/03/12

最近正好是第一屆108課綱考完一月份的考試加上放榜,許多學生都開始在選填志願。

作為第一線的老師,不免俗地也被問到了很多像是:「老師我填這個學校好不好?」或是「老師這個科系有沒有出路?」甚至是會順便問:「所以公衛系到底在做什麼?」

總覺得這些答案可能還會講很多遍,或是再講好幾年,既然這幾個問題都跟選校選系有關聯,那就乾脆寫成一篇文章好了XD。可能會稍微比較省事一點點。

就讀的科系與未來工作的關係

未必有關連性。或者可以說,未來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並非完全取決於科系,科系也不會完全限制未來的工作。他只是其中一個影響的要素而已,而且影響的程度是根據不同科系而有所差異。

如果未來想要從事與程式設計相關的工作,其實大學時期未必要是資工系或相關科系畢業。現在有非常多的線上課程或是實體的資源,可以學習程式設計,自學過後嘗試寫一些小的專案累積作品集,或是組團參加一些競賽累積經驗戰功,甚至解題。筆者自己也認識很多從事相關工作的朋朋,都不是資工系畢業。

但如果想要從事醫療相關的工作,因為會有執照的需求,並且要求相關科系畢業,因此大學時期就是一定要選擇相關的科系才有機會從事相關工作,不過目前醫療相關的工作也有學士後醫或中醫可以選擇。

比較折衷的類型可能就像是法律領域的工作如律師、司法官,就算大學時期未必就讀法律系而是其他領域,也可以在研究所的時候就讀科法所、法科所、學分班來取得國家考試的資格要求,通過國家考試以後一樣能從事相關工作。補習班老師亦同,雖然說相關科系畢業是比較討喜,但確切來說只要會教會秀課學生喜歡,其實不一定要是相關科系畢業的也沒有關係。

故根據前述可以知道,並不是說就讀什麼科系未來就一定只能做什麼工作或是不能做什麼工作,這兩著之間是沒有絕對關聯的,合先敘明。

挑選科系可以考慮的要素

雖然很多人會直接一開始就切入「科系在讀什麼」「將來職涯發展」等等的要素,但筆者自己其實在這兩個關鍵,但是又很困難沒有辦法收斂答案的問題之前,還會考量許多的層面來決定學校跟科系。

對於筆者來說,選填志願從來就不只是單純「喜不喜歡這個科系」的問題XD。

公立和私立的選擇

這個要素會牽扯到學費的問題。如果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太好,或是家裡要求大學之後開始就要自行負擔學費,私立大學的學費都比較貴(有得可以說是公立大學的2倍)。如果可能沒有辦法負擔這個數額的話,在選校選系上面可能就要排除私立學校盡量挑選公立大學,或是說要去思考後面的幾個要素像是「是否要打工」「要不要辦學貸」等等的問題。

打工好不好找

大學時期的開銷基本上來說滿大的,不管公立還是私立不免俗都會遇到可能系上的聚餐、家聚要請學弟妹、學長姐畢業的禮物,當然如果又交男女朋友的話三節好禮那是肯定少不了。如果家裡都有提供生活費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家裡沒有打算提供生活費,或是生活費的數額沒有辦法應付這麼多的開銷,勢必就有找打工的需求。

那要去餐飲業嗎?或者是去補教業?還是說要找家教?這些其實都很看學校所在的縣市,像是留在六都或是市區的話打工機會就會比較多。這個部分也是應該要納入選校選系的重要考量之一。

打工另外一個會需要考量的點在於,可能要估算一下一個禮拜要上幾天班才可以應付生活開支。這個時候要怎麼兼顧課業、社團、男女朋友的約會,打太多工也會影響到上課的狀態,能不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這是在大學裡面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

學校的環境

畢竟是自己可能要就讀4年(或以上)的學校,別緊張不是說你會畢不了業XDDD,有可能你會在原本的學校念研究所啊,所以要念很多年嘛。那待的環境很重要,這個一定無可厚非的吧?

不過這個考量要素除了風景是不是優美這種個人主觀外XD,其實要考量的還有附近的生活機能。像是如果要覓食的話可以在那裡吃飯、吃飯的地點價格大概都落在什麼區間。如果是休閒娛樂需求非常高的人,那附近能不能找到電影院、網美咖啡廳多不多。甚至也可以細到那附近有沒有自己常喝的手搖飲店,嗯不過筆者不推薦考量這個要素,因為手搖飲店更換頻率太高了,很可能這個月有啊下個月就換別家了XD。

除了前面兩個外,也需要考量到比較細緻的,像是如果有騎車的人,那個附近有沒有機車行可以修理。如果有住宿的話,日用品可以在哪邊採買等等。

這種筆者都會建議在選填志願之前先去看一下學校附近的感覺。

喜不喜歡這個科系的系館跟環境

讀者可能會很疑惑,原來這也是一個問題嗎?

沒錯,尤其對於像是台大這種有校總區跟校分部的學校那就有很大的差異了。

筆者原本不曉得公衛系是在校分部活動居多,所以當時考上台大的時候狠狠地調查了一下公館附近有什麼美食、各種生活機能、課間可以在哪裡待著休息跟寫作業。結果沒想到在大二的時候幾乎可以說一個禮拜5天有3天都在公衛大樓(成功高中那附近)。

還好那個附近吃的也不錯多(就都是口袋名單XD),修課的時候也可以盡量多安排一點校總區的課,就當作每個禮拜不同天換換環境,也是讚讚的。

要住宿嗎?附近的租屋價格怎麼樣?

會考量到這件事情的前提在於,想要選填的大學是離家比較遠且有住宿需求的。當然這種情況下學校可以抽宿舍,但是也要同時思考如果抽不到宿舍的時候那可以在哪邊租屋,大概一個月的價格是多少。在外面租房子無疑又會多出一筆開銷,而這個部分自然也要算入生活費,也會同時影響到是否要打工、要打多少工來支付這一筆開銷。

當然如果家裡在那個縣市是有房子可以提供自己住的,就完全可以不用考量這個部分惹。

學校的名稱喜不喜歡

嗯,算是來到一般高中生比較會考量的點了XD。

可以誠實地問問自己有沒有名校情節,是不是很在意別人會講你沒有考上哪間大學,是不是一定想要有一個「XX生」的頭銜。如果有的話自然就是綁定學校,科系按照自己的分數跟意願盡量在裡面挑啦。

學校和科系的產學合作

學校本身在業界或是就業上,是不是受到歡迎的,還是其實身上有一些負面標籤。雖然以偏概全這樣很不好,但這是一個很常聽到的現實考量。如果有負面標籤的話,又真的很想要就讀這個學校,那就得思考一下要怎麼透過努力去改變外人對於這所學校的負面見解。

而至於產學合作的部分,可以透過科系的網站來了解,這個部分筆者就不多做贅述了。

這個科系在唸什麼、未來有什麼出路

這個一般高中生最喜歡問的問題,其實是我選校選系最後才會考量的部分。

是這樣的,筆者一直很相信一件事情:「在你沒有真正嘗試過以前,你所謂的『喜歡』永遠不是真正的喜歡。」當然,對於一件事情的討厭,也很可能是來自於對於他的不了解、錯誤的學習經驗,未必是真的討厭他。

除非你討厭的是「未知」本身,就像是筆者對於沒有吃過的食物一概選擇不吃一樣,就是基於這個東西吃下去的口感、味道都不知道,很可怕,所以筆者非常挑食,咳。

雖然現在108課綱就是鼓勵學生可以在高中時期,盡所能去探索未來的方向,但沒有身歷在其中,得到的滋味跟感受就是不同。況且人的喜好跟口味都是會改變的,現在喜歡未必將來就會喜歡一輩子,那用這個這麼充滿不確定的要素來作為選校選系的唯一考量,這是正確的嗎?是有問題的。

但這還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以能夠做的事情是,盡量從科系的網站上,或是IOH這類的整理平台來盡可能的了解每一個科系在做些甚麼,再去做決定。雖然可能會跟想像的不一樣,但至少可以跟想像的不要偏差太大。

以未來是不是賺錢的工作來思考,對於筆者來說就是更不可靠的一件事情了XDDDD。大學四年的時間可以幾乎把整個市場都換了一下,現在流行的工作可能四年過後被取代,或是有更好的技術被提出。甚至像筆者前面說的一樣,想從事什麼工作未必自始至終都要是這個科系的,想換隨時都可以換。所以「工作」對於選校選系來說,應該著重在「大方向」的決定,像是未來希望是「獨立性質比較高的工作」或是「進到大企業」或是「進到金融體系」等,從工作的特質看看哪些科系未來出去有機會走到這樣的路,會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

小結

說了這麼多考量的因素,那筆者當時是基於什麼情況選了台大公衛系?

第一,上大學以後筆者希望學費跟所有的生活費都能自己一手包辦(雖然後來因為想做的事情太多,解題老師的薪水無法負擔,還是有一部分家裡有幫忙)。第二,當台大生就是爽。第三,想要以物理解題或是物理家教來賺錢,所以一定要找市場比較大的地區。第四,基於「我這麼努力,未來怎麼可能找不到工作,在哪個領域都有我的飯可以吃啦」的想法,所以對科系沒有要求,看得順眼不討厭就好。

所以選填志願的時候自然先填了一排台大沒有填其他學校,雖然台北物價高,但是比較好找家教、也有解題老師的缺可以++。而在科系選擇的部分,看了一下每一個科系的網站,感覺公衛系是一個什麼都要碰一下的科系:「那就他了吧!」所以選填志願的時候故意把公衛系調到最前面的位置,果不其然就上了。

那,「公共衛生學系」呢?

自從多年前陰錯陽差進了法科所以後,都快忘了公衛系的回憶惹。所以的確可以說是上輩子的事情無誤XD。

這邊先說一下筆者自己大學時期就讀的情況,大學時期筆者絕大多數都沒有修系上的課,除了真的一定是畢業要求的必修。可以說大概有8成以上的時間都在理工學院,但是基本上修的課都與「公共衛生」息息相關,而在研究所的時候也明顯感受出來,這些課程安排的必要性。

為什麼會是這樣,容我後面細細說明。但因為筆者相較於系上的朋朋們來說是屬於非常混的類型,也是目前看起來混得最不好最不務正業的類型,故以下這些完全是筆者自己的主觀見解和做法,完全不足以代表全體,合先敘明XDDDD。

什麼是公共衛生?

雖然在公衛導論裡面開場白一定會講到這件事情,但很遺憾的我應該都在睡,所以思考了很久,覺得沒有辦法給一個很明確的定義跟解釋。不過依照待在這個領域這麼多年以後,還是可以概略的給一個答案。

只要跟健康有關的事情就都是公共衛生的事情。

而且在思考問題的角度上,很常是採用「群體」而非「個人」的觀點來探討這些議題,因此很常會面臨到不同利益的取捨與衝突。

可以說是非常非常有趣的領域,也是非常廣泛什麼都有相關的領域。也因為這樣,他注定要跨領域。

公衛系的課程安排

大一開學前,筆者就把公衛系的課程地圖,還有上學期跟下學期的各類選修和必修等等透過NTU課程網狠狠研究了一番。發現按照課程設計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

概論的課程:依照課程大綱的感覺,很像是帶學生走過一遍公共衛生所涉及的議題中,每個領域都在做些什麼事情、關注的議題是什麼。看起來很像是興趣探索,不過肯定的是修完以後絕對不可能可以了解比較深入的知識。後來實際修課的時候體感也確實是這樣沒錯XD,而這類課程多半都是必修。

基礎知識課程:像是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微積分、普通生物學等等,也有一些基礎醫學像是生理學跟解剖學,甚至也有社會學跟心理學等等。有的是選修、有的是必修、也有的是組選修/必修。當時的想法是認為:「如果公衛系是一個涉及健康的議題,那似乎可以透過不同的面相去觀察跟了解。所以這些基礎知識應該就是協助可以往上點其他技能的基礎技能對吧!」

一度非常討厭公衛系的自己

因為公衛系課程這樣設計,所以有一段時間一直認為,公衛系感覺就是一個什麼都有碰,但是都講不深,感覺鳥鳥的。

不過後來想了一下,一個知識的深度似乎不應該全部都由老師來傳授,如果真的想學的話也可以自己去修課啊!

所以說真的,這個討厭的理由,討厭的實在沒有道理。

大學時期的修課安排

「根據這樣的課程安排,我會的基礎知識越多,我可以開的知識樹就越多囉??」這大概就是一個很典型在打RPG遊戲的時候,會同時想要讓自己的角色可以物理攻擊、魔法攻擊雙主修而研究魔法劍士的流派的這種人。

但我要怎麼確定哪些知識是我應該要學的呢?啊,可以透過系上開的那些導論、概論的課程來研究。

像是在遇到生物統計學的時候,就覺得好像應該要再了解透徹一點,於是就前往數學系修了統計學。提到環境採樣跟分析的時候,就覺得立刻應該要學一下分析化學。而如果要學這些東西,自然底子不能太差,所以當時很瘋的在大一就把普物、普化、微積分跟普生全部升級成「甲」。

附帶一提,甲跟乙丙的差異在於,一周上課時數比較多,而且要上一整年。

後來幾乎跟發了瘋似的,什麼工程數學、環境化學等等,能夠想到的能夠塞的就想辦法在大學空堂塞好塞滿。而那個時候又同時有實驗室、打工又有北車的解題老師和內湖這邊的上台,每一堂課又有一堆作業,我現在完全不敢想像那一段時間是怎麼度過的。後來只能犧牲系上的必修課(對不幾QQ),翹課翹好翹滿,不然就是上課時間都在弄實驗室的東西、工作上班的東西或是其他課的回家作業。

記得那時候有人很嚴厲的跟我說:「這樣一直翹課來學校的意義是什麼?」嗯,其實我只是翹系上的必修,我系外的其他課基本上都是全勤歐XD。

但是我修課基本上排除社會科學,因為高中時代上課時間就是在睡,完全提不起一丁點的興趣。結果後來很報應的去唸了法律系來還債,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不過這是筆者自己的做法,其他人是如何這個就不太清楚了。但是在一邊修課學習的時候還是非常擔心,感覺其他系的人都在學一些很厲害、很實用、很實務的知識了,我還在學一些什麼物理化學之類的,是不是要找不到工作畢業即失業惹555。

研究所的訓練

後來證明,是我想太多了,原來大學時期的知識底子是為了研究所而打的。

研究所的時候才正式挑了一個比較專精的領域學習,因為跟的指導老師的關係,所以就挑了空氣領域裡面的PM2.5的粒徑與成分對於健康效應的影響來研究。

不管是後來看實驗室的儀器原理,用到非常大量的分析化學學到的知識,或是數據分析的時候用到大量的統計學的所學。這個時候才正式體驗到當時指導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所有的知識學起來,未來一定會用得上。」這一句話終身受用,尤其在進了法律圈更是這樣覺得Orz。

專業的訓練其實都放在研究所,整個大學可以說都是打底期。

當然,研究所的訓練其實也包含了做研究的態度跟方法的建立,我自己非常幸運遇到一個很認真培養研究生的指導老師,從這個實驗室畢業幾乎可以直接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者。也讓我之後可以在法學院寫論文的過程中,自己安排寫論文的時程、文獻閱讀的進度,好好的畢業XDDD,甚至自己將碩論投稿,一投稿就全文接受不修改這大概是我人生學術界的頂峰惹...(後來就開始走下坡惹嗚嗚嗚)。

公衛系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

真的要說的話,其實是對於知識的渴求、以及謙虛。因為有太多事情都不懂了,所以不懂的就問就學,養成傾聽不同領域的人的觀點。公衛系的老師對於不同領域的接受度也非常高,也給予跨領域來的人有高度的尊重。與法律系這種對於外來領域的人會要求:「你要學會我們的語言跟我們對話。」是截然不同的,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法律人都這樣,這只是純粹筆者在法律領域6年,作為一個外領域的人的感覺而已XD。

而這種對於知識的渴求跟謙虛,也讓筆者在法律領域裡面心甘情願從一個社會科學0的程度,一路被慘虐上來還覺得:「好爽」。

同時也因為跨領域跨習慣了,也架構了一整套學習知識的方法,因此在學習其他知識,即便是完全沒有碰過的內容時,也可以上手非常快速,這也是當時完全沒有想到的好處。

公衛系的職涯

很多學生都問我:「公衛系畢業將來可以做什麼?」

明顯看得出是跟公衛領域有關的像是藥廠、分析人員、教職、公務員、職安人員、環安人員等等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完全看不出為什麼跟公衛有關的像是補教老師、律師、製作人、金融業等等,這些都是筆者有認識的XDDDD。與其說問:「公衛系將來可以做什麼。」筆者現在看起來應該是:「我想不到公衛系畢業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這不是過譽,但是這個有前提。

你必須是適合唸公衛系的人。

哪些人適合/不適合公衛系?

適合的人:想要自己決定自己未來方向、安排課程跟探索,不想被既有的職涯道路束縛,希望未來能有非常多發展性的人,也推薦想要開爆知識技能樹的人。

不適合的人:希望大學畢業就能就業,不想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只想要走既定且被安排好的道路,對於人生沒有想法也不想做任何探索跟嘗試的人。

結語

原本只是想要回答一下學生的問題,結果不知道為什麼最後變成好像在推廣公衛系?(奇怪的發展)。

不過雖然當時陰錯陽差跑進來了這個科系,中間一度又很討厭公衛,但其實後來是真的很喜歡這種可以自由自在選擇自己想要修什麼、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規劃和人生的感覺。沒有既定的包袱、也沒有安排好的路程,每走的一步路都新鮮有趣。而且每個公衛系的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很有自己的特色,這其實也是很讚的一件事情。

現在想想,能夠進入公衛系,真的是太好了(哇,居然是這麼感性的結尾嗎XD),不過真的是這個感覺啦。

希望這篇文能夠讓選系選校這件事情有一些其他考量的要素,當然啦也希望可以讓讀者對於公衛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雖然是基於筆者的角度十分片面)Orz。

非常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如果我的文章為您帶來了一些啟發或幫助,希望您可以透過以上贊助連結來支持我,讓我能夠繼續分享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不管金額大小,我都非常感激。謝謝您的支持和陪伴,期待和您繼續分享更多美好或實用的故事和經驗: )。